一把剪刀,裁出万千世界;一张红纸,传承千年文明。近日,旬邑县教育局非遗剪纸进校园活动凭借扎实成效与创新实践,被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成为非遗教育创新的亮眼样本。
在旬邑县逸夫小学 两名学生在交流剪纸心得
在“双减”政策与传统文化的双重背景下,旬邑县教育局结合地域特色,积极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将库淑兰彩色剪纸艺术深度融入校园教育。通过“课程+社团+实践”三位一体模式,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开设趣味剪纸课程;组织学生创作“非遗故事”“家乡风貌”等主题作品,让古老技艺与现代校园碰撞出新火花。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在折叠、剪裁间感受对称之美、镂空之趣,更在一笔一画中厚植文化自信。
剪纸艺术走进校园
剪纸艺术走进校园
近年来,旬邑县教育局充分将剪纸非遗与“双减”政策深度融合,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构建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的教育场景,让学生在减负的同时,收获文化滋养与成长乐趣。
未来,旬邑县教育局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非遗进校园”品牌建设,让剪纸艺术在校园焕发新生活力,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代代相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