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全市“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工作安排,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5月27日-28日,市教育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9部门开展企业参访驻咸高校、职业院校活动,校企间深度开展交流,共同谋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助力咸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会代表深入院校开展观摩调研
活动中,陕西东泰制药、陕西长风动力、咸阳诚迈电子科技、陕西步长制药等二十多家企业受邀来到咸阳师范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西藏民族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8所驻咸高校、职业院校,深入重点实验室及实训室,详细了解各校人才培养特色,科研平台搭建,产教融合状况,就推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领域合作展开深度交流。
企业代表深入院校开展观摩调研
28日上午,市级相关职能部门与校企双方一同在咸阳职院进行了座谈。企业代表畅所欲言,向校方表达了积极的合作意愿。诚迈电子科技代表表示,希望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陕西东泰制药代表表示,咸阳中医药人才具有独特优势,希望与院校开展订单班,构建产、教、学、研一体的培养模式。陕西科隆新材料在座谈中表示,驻咸高校研发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希望与院校一同,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企业代表还表示,希望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实习实训上进行更加深入的融合,助力行业、企业的升级与发展。
驻咸高校、职业院校科研实训
陕工职院、咸阳师院、陕西中医药大学也纷纷表示,要深入推进“校地融合战略”,将更多的科研资源与企业共享,进一步整合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学科资源,服务企业产业升级,聚焦装备制造等国家重点领域,与企业联合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在咸阳职院召开座谈会
市教育、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表示,将全力为校企合作搭建桥梁,做好校企合作的“服务员”,深入落实有关政策,推动产业链与专业群对接,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校企共建实验室,深化“西咸一体化”人才协作,开展“人才定制化培养”。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建立部门、企业、院校协作联动机制,突出需求牵引,强化目标凝聚,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精准对接和资源有效配置,为全方位推动咸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咸阳市作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积极构建具有咸阳特色的“1135”产教融合新格局,目前已搭建起全市产教融合共享信息平台、建成市域产教联合体14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8个,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16家、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4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