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网站支持IPv6

咸阳市教育局关于对市人大九届三次会议第27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 2023-04-25 13:50:00
  • 来源:咸阳市教育局
  • 类型:B

    咸政教报字〔2023〕61号

    签发人:丁收卫



    文金红代表:

    你在市人大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继续落实“双减”政策,强化学生德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的建议》收悉,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咸阳市教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减负提质”目标任务,深化五育并举实践,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走深走实,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五育并举提质量。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把五育并举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小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认真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做实做优“弘文励教”德育品牌,常态化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中华诗词大赛、校园艺术节等活动,通过“长效包抓机制、活动常态机制、平台搭建机制、品牌提升机制、督导考核机制”等五大机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喜迎二十大 奋斗新征程”系列活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绥德实验中学”重要讲话,掀起学习讨论热潮。组织红色研学、升旗仪式、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主题党课等系列活动,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骨气。二是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百场红色经典剧目演党史、千名教育行政干部惠民办实事、万名教师线上线下讲党史的“百千万”活动。把思政课作为学校工作生命线,锻造了一批思政课名师和“金课”。对标学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广大教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用好咸阳本土资源。丰富咸阳德育品牌的内涵、载体和模式。加强德育阵地建设,用足用好马栏革命圣地、安吴青训班等150余处德育基地。建立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家庭教育一体化落实机制,大力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美育提升行动,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艺术技能。补齐劳动教育短板,创建一批劳动教育试验区,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结构,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进一步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强化学生使命担当。

    二、强身健体促成长。一是健全完善机制,保障课程课时。中共咸阳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从课时设置、课程开发、师资配备、经费投入、教学管理及场地设施等方面提供了制度保障。全市中小学校将劳动教育设为必修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二是创新实践载体,激发劳动热情。全市各中小学校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一校一品”“一生一技”劳动教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坚持举办学校劳动周、劳动技能竞赛、手工作品展示活动、劳模大讲堂等活动,增强学生劳动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开辟校内种植园,通过植物、花卉以及蔬菜种殖,培养学生劳动兴趣。鼓励由班级、学生分区域管理,学生自觉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三是坚持家务劳动,掌握生活技能。加大宣传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注重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培育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承担家务劳动,主动参与家庭事务管理。针对孩子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做饭、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每学期让孩子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四是加强基地建设,拓展劳动资源。全市中小学校充分利用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开展社会劳动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利用已建立的武功教稼台农耕文化教育基地,泾阳蔬菜种植农业基地,咸阳纺织工业园区、高新区装备制造园以及市区有条件的企业等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1-2次社会劳动实践活动。我市欣农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泾阳美盛农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溪谷森林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3个劳动教育基地人选首批“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名单,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三、研学实践励心智。我市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积极营造“走出课本、走进自然、参与实践、体验生活、健康成长”的研学氛围。一是因地制宜,加大研学基地建设。市教育局积极与文化、文物、旅游等部门联系,根据立德树人的目标,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旧址、博物馆、科技馆、历史文化遗迹、生态文明基地和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现代农业等,遴选命名了四批省级研学实践基地,共15家已向社会公布。全市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76个,各县市区都建成了青少年活动中心。统筹校外德育基地,将138处革命圣地、纪念馆、博物馆等纳入校外教育“课堂”。市本级投资12亿元,建成了集科教、阅览、体验等为一体的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为青少年开展校外实践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二是创新载体,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全市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把研学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实践时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自觉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和祖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咸阳市实验中学走进古城西安开展了“万古江山留胜迹 今朝我辈复登临”暑期研学实践活动;市实验学校赴渭滨公园邵小利烈士纪念碑开展了“赓续英烈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清明祭英烈活动;秦都区金山学校赴咸阳市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革命精神”主题党团日活动。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学生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了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认识,培养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的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营造劳动教育环境,注重实质,切实推进劳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实践创新,让热爱劳动、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五育并举”实践,积极构建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体现时代特征、符合育人规律、具有咸阳地域特色的育人工作体系,为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答复妥否?请提宝贵意见。

    承办科室:基础教育科

    咸阳市教育局 

    2023年4月23日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