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B
咸政教报字〔2024〕84号
签发人:丁收卫
苏晓波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咸阳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蕴含的思维模式、认知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审美情趣越来越得到社会大众的理解、认同和接受,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知识和文化产品的需求日渐增强。为了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我们结合教育工作实际,以及不同学龄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创新中医药文化教育形式,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内容,努力促进中医药文化在每一位中小学生中扎根成长。
一、加强宣传引导,增进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在医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积极组织各中小学校切实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把中医药文化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不断提高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效果,将中医药文化根植儿童青少年的心灵深处,汲取中医药文化营养,从小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各中小学校通过板报、专栏、校报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一些学校在走廊、教室、卫生室等学校醒目位置或学生活动集中场所,张贴古代中医人物画像及常见中医药药材图片等宣传画张或挂图等,大力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二、加强教学管理,上好中医药文化教学内容。国家在现行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生物》《体育与健康》等教材中增加了不少中医药文化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详细介绍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五年级上册第九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中介绍,“我国的中医药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它独特的医学理论、诊疗方法和丰富的中草药,为无数人解除病痛。中医药学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同”。教材中还提到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医学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呈现了针灸、推拿、拔火罐插图。另外,教材“阅读角”部分介绍了草本植物青蒿素的药效和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提到李时珍撰写了药学著作《本草纲目》;九年级下册第五课“少年的担当”配有中方工作人员向参加第十一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的嘉宾介绍中医文化的现场活动照片。《语文》教材中,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我爱阅读”部分选取文章《李时珍》,详细介绍了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学习中医药,编写药物书《本草纲目》的故事;四年级上册第27课“扁鹊治病”,介绍了名医扁鹊的高超医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选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详细介绍了中医药学的贡献。《中国历史》课程中也系统融入了不同时期中医文化发展的内容,如《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祖扁鹊、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语文》课中《扁鹊见蔡桓公》。《生物》课程“人体与健康”教学中也有东晋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等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学生掌握包括中医药知识在内的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拓展教育形式,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各县市区及中小学校将中医药文化教育纳入劳动教育和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到有中医药文化元素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参加中医药种植养植劳动,参观中医药文化展览。积极倡导各级劳动教育基地、研学旅行基地增添中草药种植园、中医药文化展馆、中医药研学体验馆等中医药文化教育实践内容。
四、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倡导建立中医药文化社团。要求各中小学校积极培养和鼓励更多的孩子参加中医药文化知识和技能学习,对达到建团人数标准的要建立中医药文化社团。中医药文化社团要严格坚持课后服务“自愿选择”原则和收费标准等管理制度,积极培养学生中医药研究兴趣,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切实提高中医药文化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